人民網(wǎng)德江12月24日電 牢記革命歷史,開創(chuàng)美好未來。12月22-23日,中共黔北工委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在貴州德江舉行。 22日晚上,德江縣紀念中共黔北工委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《紅色追憶》為此次活動拉開帷幕。晚會上,《學堂會議》《讓紅旗插遍黔北山河》等展現(xiàn)了中共黔北工委成立初期的困難與艱險;《暗戰(zhàn) 》《拖槍之戰(zhàn)》《三抗運動》等重現(xiàn)了革命斗爭中遭受的磨難與坎坷;《曙光》《解放》等則是表現(xiàn)了在不懈努力奮斗下,取得勝利、獲得解放后的喜悅。 晚會中,精彩的節(jié)目表演引來一陣陣的掌聲與吶喊。來自德江二中的李婷婷說:“今天晚上這12個節(jié)目,是中共黔北工委歷史的再現(xiàn),是中共黔北工委歷程的縮影。觀看后使我非常震撼,我一定會努力學習,做到不辜負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與美好! 據(jù)了解,中共黔北工委,又稱"中共黔北特委",在國民黨白色恐怖統(tǒng)治下,1947年12月經(jīng)中共川東臨委批準,1948年1月轉移到貴州省德江縣平原十字關成立,1949年2月經(jīng)中共中央上海局華南分局批準中共貴州省工委成立。 1947年12月,張立指派宋至平與先仲虞到德江,并領導黔東北地區(qū)的地下革命斗爭。期間,張立出任中共黔北工委書記,宋至平具體負責并主持工委工作,先仲虞任聯(lián)絡員并負責安全和籌集經(jīng)費。宋至平在先仲虞的幫助下,在十字關保的國民學校任私塾教師,以教書為掩護,宋至平白天給學生上課,晚上致力于起草各種宣傳文件,并且繪制了相關的革命運動地圖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,十字關成了黔東北各縣地下革命的指揮中心。 在開展地下革命活動中,以星火燎原之勢,向德江周邊地區(qū)輻射,先后深入發(fā)動群眾,組織了多項革命運動,成立多個進步組織與游擊武裝,建立了10萬人以上的根據(jù)地。在此期間,中共黔北工委先后組建了 “中國人民解放軍黔東縱隊”“黔東北游擊隊”“湄潭游擊隊”以及郎岱、關嶺、晴隆游擊隊武裝的建立,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解放了辰溪、鳳凰、松桃、銅仁、江口、印江、思南、德江、鳳岡、湄潭等10個縣,為貴州人民解放事業(yè)作出了重大貢獻,譜寫了中華民族史上的壯麗篇章。 研討會上,原中共黔北工委聯(lián)絡員先仲虞表示,中共黔北工委相對于貴州境內其他中共地下黨組織而言,是活動區(qū)域最廣、武裝組織最強、斗爭影響最大、解放縣城最多的地方黨組織。中共黔北工委在恢復地下黨組織、組建游擊隊武裝、打擊國民黨政權、奠定省工委人才和組織基礎、迎接黔東北解放等工作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 此外,德江縣委書記商友江、貴州省文物局局長張勇、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光熙等人陪同革命前輩林茂德、周知群、張安和、張安余等參觀了黔北工委舊址、陳列館及先仲虞舊居并參加了學術研討會。(張玉玲) |